阿里大动作!赴港二次上市变双重主要上市,避险还是进击?
继2019年赴港二次上市后,阿里阿里巴巴再度寻求双重主要上市,大动并寄望在年前完成申请程序和审核 《投资时报》研究员 殷玉佳 7月26日,作赴重主阿里巴巴(BABA.N,港次9988.HK)在发布2022年度第一季度财报的上市上市同时,还发布了将重新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要上市的变双避险公告。如获成功,还进该公司将实现在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两地交易所的阿里双重主要上市。 双重主要上市,大动意味着上市公司会同时拥有在两个上市地的作赴重主同等上市地位,受两个交易所的港次交易规则所约束,同时也进入两个交易所流通。上市上市 此前的变双避险2019年,阿里巴巴曾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第二上市,还进至此该公司大部分流通股已转至香港注册。阿里此次该公司按照香港上市规则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 公告显示,阿里巴巴预期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将有助扩大其投资者基础及带来新增的流动性,尤其是可触达更多位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这也是阿里巴巴寻求两地双重主要上市的主要原因。 从该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当日阿里巴巴港股开盘即涨超3%,领涨蓝筹股,报收10.40港元/股,涨幅达4.80%;当日美股也开盘大涨近4%,最后报收101.44美元/股,微涨0.38%。而今年以来,阿里巴巴港股和美股价格分别跌近13%及15%。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不止阿里巴巴,今年以来已有知乎、贝壳、小鹏、理想等多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双重主要上市。7月27日晚最新消息显示,金山云亦正式递交在港双重主要上市申请,同时继续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保持主要上市地位并交易。分析认为,或有更多中概股公司在寻求双重主要上市的路上。 阿里巴巴寻求于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公告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双重主要上市 这是阿里巴巴于2019年完成二次上市后,又一次在港交所的大动作。 此次阿里巴巴向港交所提交申请,预计将新增香港为双重主要上市地。在港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该公司将会在美国纽约和中国香港两地交易所拥有同等的主要上市地位。 双重主要上市的流程与普通的IPO并无差异,门槛也相对较高,而且还要同时遵守两地不同的监管规则,在两地各自发行的股票亦无法实现跨市场流通。由于不同市场之间的资产定价逻辑存在差异,受此影响,双重主要上市后的两地股价行情亦相对独立。 相较于二次上市所使用的存托凭证,双重主要上市在两地挂牌的并非同一批股票,而是通过挂牌非流通股或者通过增发股票来实现。这也是双重主要上市公司会同时拥有在两个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的原因。与二次上市的第二大不同点是,二次上市流程会简化很多,很多香港上市规则都被豁免。 换言之,阿里巴巴此次在港交所申请主要上市地位的流程是完整的上市申请,还须经历复杂的审核流程。 《投资时报》研究员留意到,完成了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如果在其中一个上市地退市,并不影响该公司在另一个上市地的上市地位。阿里巴巴赴港寻求双重主要上市,或是受到此前中概股大跌的影响。 有分析认为,实行双重主要上市之后,预计国际投资者将更多配置阿里港股,可能给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同时,阿里港股有望纳入港股通,便于内地投资者直接共享其成长红利。 避险or进击 阿里巴巴和港交所渊源已久。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B2B平台就曾在港交所上市。后逢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该公司的股价也多次破发。同时阿里集团旗下的B2C业务崛起,B2B业务逐渐边缘化。 2012年阿里巴巴宣布以每股13.5港元(发行价)进行私有化,并在当年6月撤离港交所。但该公司此次私有化价格较低,市场间对此讨论频频。 此后阿里巴巴再次谋求集团整体上市,由于港交所的规则不支持“同股不同权”的治理结构,该公司最后花落纽交所。 为了给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活力和更多元的选择,2018年港交所进行制度改革,开始容纳实行“同股不同权”企业,这也为后来中概股回归港股奠定基础。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纽约依然作为阿里的主要上市地。二次上市后,该公司成为首个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不过,在互联互通方面,该公司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时仍留有缺憾。彼时,由于第二上市的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暂未纳入港股通股票范围,内地投资者无法通过港股通等途径买入阿里巴巴。而此次该公司重新在港交所申请主要上市完成后的一大影响是,阿里巴巴有望被纳入港股通范畴。 同时《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中概股赴港寻求双重主要上市地位渐成潮流。4月,知乎;5月,贝壳;7月,小鹏以及;8月,理想,目前已有上述多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双重主要上市。阿里巴巴作为流通市值超2万亿港元的龙头公司,影响力亦不容小觑。 事实上,今年三月起受《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影响,中概股应声大跌,部分企业更是直接面临被摘牌退市的压力。从那时起,中概股就面临着在其他交易所进行双重上市或二次上市以及退市私有化的选择。尽管目前情况有所缓和,但上述方案依然是在美上市企业的首要风险防范之选。 今年3月,B站就转换为在港主要上市向香港联交所提出申请,目前已获得港交所确认,预计生效时间为2022年10月3日。另据7月27日晚最新消息,此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金山云也正式发布了寻求在港交所主要上市的申请公告。不难预见,会有更多的中概股公司在寻求双重主要上市的路上。
- 最近发表
-
- 私募继续“看多做多”,小幅调整后仓位仍在高位,后市看好“低估值水平+交易结构优化”
- 恒驰5推十大购车权益 包括三年内6折保值回购、整车终身质保等
- EIA汽油库存暴增,美元疲软,油价自日低反弹逾4%
- 推动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银行业要唱“重头戏”——访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杨
- 兴业银行一分行被罚25万元:贷款资金受托支付不规范、未严格落实“实贷实付”要求
- 外盘头条:美国SEC将扩大对冲基金申报内容 CPI发布后美联储官员称高通胀不可接受 小摩贵金属交易员获罪
- REITs可以助力保交房 募投管退的核心在“退”
- 美国WTI原油周三收高1.6% 抹去早间跌幅
- 全员降薪、销量下滑,威马汽车过冬
- 西藏林芝发现5名核酸阳性人员
- 随机阅读
-
- 快手第三季度DAU为3.63亿 MAU为6.26亿
- OPPO与高通首次将合作扩展至可穿戴领域 智能手表搭载4nm芯片
- 车企7月销量公布 新能源汽车销量成亮点
- 保供稳价持续显效 物价保持平稳运行
-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国有上市公司估值偏低 应苦练内功、做大市值
- 美国芯片法案扰乱产业链 国产半导体步入攻坚阶段
- 能源危机下法国角色大转换:欧洲最大电力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 资产证券化业务尽调不充分 招商证券、中山证券收警示函
- 核心业务三季度恢复正增长,百度继续降本,爱奇艺最先过紧日子
- 财政部修订印发《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收费范围
- 福特CEO:电池成本短期内不会下降
- 解析!是什么酿成韩国首都圈的罕见特大暴雨?
- 连续两个季度对华贸易逆差,“韩国制造”努力升级保中国市场
- 31省区市新增本土“614+1379”
- 二季度“顶流”基金经理隐形重仓股曝光 业内提醒投资者莫盲目“抄作业”
- 芯片反腐风暴下 大基金浮出水面
- 北京金融局副局长赵维久:营造以北交所为核心的金融生态
- 美媒:特朗普庄园被搜查后,美司法部及FBI高官收到大量死亡威胁
- 发现四个亿吨级油气区,中石化“地下珠峰”找油获重大突破
- 7月社融、信贷低于预期,住户中长期贷款下滑明显,居民为何都不贷款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