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正文
时间:2025-07-08 21:31:5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来源:中国贸易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我国高
来源:中国贸易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高技数据显示,10月份,术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造业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持续拉动作用较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引领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快速增长,经济在疫情中表现出较强的复苏抗风险能力,持续引领经济复苏。高技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分析,术制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造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持续相关行业生产和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引领10月份,经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复苏移动通信基站设备、高技5G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9.1%和18.4%,引领高科技制造业快速增长。
“长期看,近年来我国将制造业发展重心放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支持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并以技术创新增强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短期看,高技术制造需求在增加,高技术制造尤其是智造和下游销售渠道匹配度更高,客观上促进了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说。
从投资看,今年前10个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3.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持续扩大,说明经过持续努力和投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经济结构优化、创培育进入了收获期和稳定发展期,高技术制造业已成引领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力量。一方面,及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代表着优质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本身对资本具有吸引力。“10月份以来,服务于数字经济、“双碳”等国家战略,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速,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明显加速。”赵刚说。
专家认为,随着四季度高新技术企业设备器具购置加计100%扣除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落地,预计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仍会保持较高增速。对此,盘和林分析,从内部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正在进行,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更大,高技术制造业在制造业整体中的占比还会提升。从外部看,四季度是很多国家的购物旺季,我国在新能源电力、汽车等方面具有较高全球竞争力,出口市场将进一步打开。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顺应了全球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把握了数字经济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机遇,符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都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赵刚表示,今年以来,很多创新产品进入发展窗口期,新能源汽车、虚拟现实产品、5G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成为拉动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的内生动力。
机构:苹果MR设备或推迟至2023年Q2之后发布 2023年出货量50万-60万台2025-07-08 21:30
能否签劳动合同?工伤如何认定?老年人再就业,这些问题要搞清楚2025-07-08 21:19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 强化电池流向管理2025-07-08 21:02
俄“后院”起火!亚阿冲突会否让欧洲的冬天“雪上加霜”2025-07-08 20:42
内房股高开低走,旭辉永升服务、德信中国大跌10%2025-07-08 20:23
黑龙江省司法厅原厅长赵金成被“双开”:打击报复检举人2025-07-08 20:14
小米地震预警新专利公布,设备关机也能提醒2025-07-08 19:58
中疾控:目前科技手段还不能消灭蚊子物种2025-07-08 19:57
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2025-07-08 19:33
8月汽车出口创历史新高 海外市场有望成为车企新增长点2025-07-08 19:25
同程旅行发布《2022年自驾旅行报告》:中青年是自驾游主力 “独行侠”占比近28%2025-07-08 21:29
教育部开展第18次校外线上培训巡查,发现80多条违规问题线索2025-07-08 21:26
多名家长称孩子在《原神》充值上万元遇退款难,客服:处理中2025-07-08 20:44
日本的矛盾立场让日元面临进一步下跌的风险2025-07-08 20:17
“木北”会员卡推销涉嫌误导!不能通用屡遭投诉2025-07-08 19:49
减少用电量就给奖励!荷兰出台能源措施,欧洲能源危机仍未缓解,巴克莱:欧元区衰退近在眼前2025-07-08 19:32
提前还房贷能省18万利息!但银行花式“拖延”!凭啥?2025-07-08 19:29
雷军自曝37岁已财务自由,小米造车是被逼出来的选择2025-07-08 19:19
新西兰加息75基点 创史上最大加息幅度!预计经济明年陷入衰退2025-07-08 19:01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渗透率升至32.4%2025-07-08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