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居民存款创历史新高!部分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背后有何深意?
近日,年居央行公布的民存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款创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历史利率其中,新高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部分背后创下历史新高。银行有何 与此同时,调整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存款近日,深意部分中小银行调整了存款利率。年居其中,民存部分中小银行下调了中长期的款创存款利率,上调了短期存款的历史利率利率,也有部分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新高 居民存款热情高涨的背景下,银行调整存款利率有何深意?未来存款增速是否会进一步增长? 通常情况下,岁末年初,一些中小银行会通过上调存款利率的方式吸引储户存款,以实现“开门红”,今年也不例外,例如河南太康农商银行上调了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调整至2.25%、2.70%、3.30%,其他期限利率不变。 与此同时,部分中小银行则选择下调了中长期的存款利率,上调了短期存款的利率。以安徽舒城农村商业银行为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1%上调至2.25%,同时将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3.4%下调至3.3%。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还有部分中小银行选择下调存款利率,例如,乌鲁木齐银行、新疆银行、黑龙江五大连池农商银行等。 具体来看,乌鲁木齐银行下调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利率由0.3%调整为0.25%;一天、七天通知存款利率由1.04%、1.755%调整为1%、1.65%;定期整存整取二年、三年、五年利率由2.73%、3.5%、3.85%调整为2.7%、3.35%、3.7%。对于存款利率下调的原因,乌鲁木齐银行表示,此举是为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 五大连池农商银行则自2023年起对定期存款利率调整,三个月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利率较此前下调5至25个基点。新疆银行则只调整了个人存款定期整存整取五年期的利率,由3.85%下调为3.7%。 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主要是部分银行根据存款市场供需情况,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主动管理负债成本,缓解净息差收窄和盈利压力。另外,部分银行适度调整存款利率有助于降低负债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为资产端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另外,存款利率调整将一定程度影响客户的储蓄、消费行为。 其实早在2022年9月,国有六大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就曾对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存款利率下调背后,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形成改为加点确定,消除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杠杆效应,优化了定期存款利率期限结构;2022年4月,推动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及团队指出,2022年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比较明显,3月以来居民定期存款(包括其他存款)占居民存款总额的比重稳定在约69%,明显高于往年,反映了居民信心疲软,消费意愿明显下降。存款规模虽然实现了较好增长,但由于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给银行负债成本也带来了较大压力,进一步拖累净息差。2022年6月末,上市银行定期存款及其他存款比重为55.6%,较年初提高了2.0个百分点。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存款成本均有所上行,这也是2022年银行下调了部分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的重要原因。 界面新闻记者关注到,虽然部分中小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但相比起国有大行,其存款利率仍具有吸引力。以整存整取的定期存款为例,目前,国有六大行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利率分别为1.65%、2.15%、2.60%、2.65%。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根据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达到61.8%,比三季度还多了3.7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居民的储蓄愿意更加强烈。 对此,周茂华表示,近两年国内储蓄上升较快或有着储蓄意愿的人数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国内财政、货币等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复苏效果逐步显现,由于国内受内外多重因素超预期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资产波动,国内增加一定的预防性储蓄。 王剑及团队认为,居民存款高增核心原因是疫情冲击下居民收入增速下降,且未来不确定性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同时,疫情对消费场景破坏较大、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低迷,以及资本市场表现欠佳等因素,消费和投资行为难以开展,也会带来居民被动储蓄的增加。 居民存款热情高涨,对银行有何影响?王剑及团队指出,2022年银行存款实现了较好增长,负债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但实体融资需求疲软,导致银行资产荒进一步加剧。存款规模虽然实现了较好增长,但由于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给银行负债成本也带来了较大压力,进一步拖累净息差。 展望未来,周茂华认为,随着国内经济活动回暖,消费活动和企业投资活动将逐步恢复正常,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有助于降低预防性储蓄;但整体国内经济恢复有个过程,国内储蓄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在研报中指出,居民对经济的预期改善需要时间,预防性储蓄通常存在“惯性”。居民预期的修复在一定程度上会滞后于收入的改善。因此,居民预防性储蓄或将按照“前低后高”的节奏缓慢释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通胀和禽流感推高就餐成本,美国将迎史上“最贵”感恩节?
- 国家卫健委:北京市疫情通过核酸检测和排查管控,扩散风险已有所降低
- 快讯:午后铁矿石主力合约加速下跌 当前跌超4%
- 投资锂电新项目、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芭田股份一季度经营现金流陷入负值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667,下调411点
- 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重要公告!事关这些内容
- 公交地铁临时调整,北京王府井等商圈增加共享单车调配
- 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孰优孰劣?马斯克和“木头姐”联合炮轰被动基金
- 汽车发展格局、路径改变 行业激辩电动智能下半场
- 国家卫健委:北京疫情扩散风险有所降低
- 悬念再起!特斯拉否认第二工厂落户上海,会落户重庆吗?
- 重庆网红秋千厕所已连夜拆除 设计师回应
- 外汇局黄卉:建议尽快完善非银行支付机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等领域的立法
- 蜜雪冰城门店因原料过期被罚
- 快讯:机场航运板块继续走弱 中国国航逼近跌停
- 土耳其4月CPI上涨70%,“埃尔多安经济学”遇重大挑战
- 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 波音官宣全球总部迁往弗吉尼亚州
- 菜鸟:“快递柜服务商邦鸟科技获阿里融资”为假消息
- 华为公布“芯片堆叠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设备”专利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