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偏爱值”曝光!这些基金获自家员工力挺 有豪赚千万也有巨额亏损!谁最受欢迎?
基金公司员工买了自家哪些基金产品?偏爱值 基金公司员工往往更了解自家公司基金产品,员工持有自家公司旗下基金产品,基金基金家员巨额代表对自家基金产品的曝光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示了对基金长期业绩的获自豪赚欢迎信心。 数据显示,工力在近2年公募基金规模迅速扩张背景下,千万基金公司员工也在大手笔自购所在公司的亏损基金产品,尤其是最受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最被员工追捧。而这一数据也可看做基金“偏爱值”,偏爱值意味着对自家产品的基金基金家员巨额“信心指数”。 基金“偏爱值”曝光 Wind数据显示,曝光截至2021年末,获自豪赚欢迎主动权益基金中,工力公募基金公司员工持有自家基金产品份额合计47.11亿份,千万持有金额合计有81.06亿元。亏损 基金公司员工连续第2年增持自家主动权益基金。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公司员工2019年、2020年持有自家基金产品份额分别为24.2亿份、42.57亿份。 有基金分析人士表示,基金公司员工持有自家基金产品份额大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2020年、2021年是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年份,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的产品表现对公司内部员工自然也有很大吸引力。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底,基金公司员工持有金额超2000万元的基金共有41只,规模合计15亿元,其中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和兴全合宜A被兴证全球基金员工分别持有9684万元和7404万元,排名第1和第2。 基金公司员工持有金额居前的产品多由明星基金经理担纲,如李晓星、张坤、丘栋荣、刘格菘、张清华、蔡嵩松、朱少醒、胡昕炜、任相栋、傅鹏博等。 按基金公司来看,上述41只基金中,属于易方达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的产品各有7只,汇添富基金有4只产品。 如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亚洲精选和易方达优质精选,萧楠和王元春共同管理的易方达瑞恒、易方达消费行业,均获得易方达基金公司内部员工持有超2000万元。 兴证全球基金旗下获得员工持有超2000万的7只基金分别是谢治宇的兴全合润和兴全合宜A、乔迁的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林国怀的兴全安泰平衡养老、陈宇的兴全精选、任相栋的兴全合泰A和季文华的兴全社会责任。 与2020年底相比,员工增持份额最多的是中庚价值先锋和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在2021年分别获得自家员工增持5285.62份和4262.04份。除此之外,易方达亚洲精选、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易方达创新驱动、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等12只基金产品在2021年均获自家员工大幅增持。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基金不仅获得员工青睐,也获得了基民的认可。上述41只主动权益基金中,有29只基金持有人户数超过10万户。 明星基金经理大手笔增持 有基金人士表示,基金财报中披露的员工持有份额主要包括三类资金,第一类是基金经理自购部分,基金经理通过自购自己的产品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真金白银的表明自己看好未来几年资本市场的表现,第二类是发起式基金在发行阶段,基金管理人、高管或者基金经理作为基金发起人参与的跟投,第三类是基金公司高管、普通员工参与的自发式购买行为。 明星基金经理依靠亮眼业绩对市场极具号召力,其中不少明星基金经理自掏腰包定投自己的产品,对于他们的产品,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和市场自然也是力挺。 如信达澳亚基金经理冯明远就表示自2016年管理产品开始,日常会通过定投的形式加仓自己管理的产品,并一直持有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和银华基金李晓星都曾透露自己资产基本都投在自己管理的基金上。 基金产品的年报会披露基金经理持有份额的区间分布,主要分为“ 100万份”、“50万份~100万份”、“10万份~50万份”和“0~10万份”4个区间。 不少基金经理持有自己管理的产品份额超过百万份。具体来看,如张坤、谢治宇等明星基金对在管的多只基金实现了持有份额均大于100万份。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留意到,年报显示有些明星基金经理并未持有自己管理的产品,有基金从业人士对此表示,这并不能代表这些人都没有自购,有些基金经理有可能通过亲人的名义购买,实际上还是买了不少自己的产品。 今年开年以来市场波动剧烈,不少基金经理亦纷纷出资大手笔自购。 如3月17日,中庚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丘栋荣将自购中庚价值品质基金不低于1500万元,陈涛将自购中庚价值先锋基金不低于500万元,曹庆将自购中庚价值先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 3月1日,前海开源基金公告,去年的股混双料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出资150万元自购所管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前海开源新经济、前海开源新兴产业三只基金。 1月26日,中欧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葛兰将自购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合计200万元,并将持有三年以上。 从基金规模来看,被自家员工持有超2000万元的41只基金产品大多属于大中型规模基金,其中超过100亿规模的基金有13只,介于10亿和100亿规模之间的有24只,也有4只规模小于10亿的小盘基金同样受到了自家员工的偏爱。 自家基金表现如何? 员工扎堆持有自家产品自然也是看好基金产品的表现,希望从中获得丰厚回报。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成立超过3年、员工扎堆持有超2000万元的29基金产品,3年平均回报177.23%。 整体来看,员工扎堆持有自家基金的长期表现较好,为员工带来丰厚回报。如谢治宇的3只产品2019年至2021年获员工持有份额均超千万份,三年累计回报均实现翻倍。丘栋荣的中庚小盘价值自成立时就获员工持有份额超千万份,成立以来也实现收益翻倍。可以说,谢治宇和丘栋荣均为公司员工实现千万元的投资回报。 不过,投资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同样,员工扎堆持有自家的基金在面临市场波动时,也会出现短期的业绩回调。如员工持有超千万份的某基金产品在2021年亏损近30%,粗略统计,该产品让公司员工1年亏损近千万元。 可见,基金公司员工虽然相比外部人员更了解自家基金产品,但也不能保证稳赚不赔。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让员工亏损近千万元的基金并未被员工抛售,年报数据显示,该基金的管理人员工反而在2021年增持数千万份。 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公司员工,也并非一成不变的长期持有自家基金产品。如2021年就有2只基金产品的员工持有份额缩减超亿份,另有29只产品员工持有份额缩减超千万份。 记者梳理发现,员工大幅抛售自家基金产品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一般基金经理在离职时会抛售掉自己在该公司持有的基金份额,如已离职的某顶流基金经理的产品在2021年员工持有份额缩减近5000万份; 二是封闭期解除带来的抛售,如一些基金公司员工认购积极的某3年封闭式基金,在封闭式运作期间表现不如预期,在打开封闭期后立即迎来大规模抛售; 三是业绩表现不佳引起的抛售,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长期业绩表现不佳,同样会被自家员工抛售,数据显示,31只2021年份额缩减超千万份的基金2021年净值回报平均值仅有3.51%。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重磅!网售处方药新规来了!明确实行实名制,这些药品禁止网售
- 港媒:西贡快艇与渔船相撞致1人死亡、1人昏迷送医
- 大行纷纷上调加息预期!NatWest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加息50基点
- 厉以宁:难忘的大学生时期
- 交通运输部:共同推进国际航运绿色、智慧和韧性发展
- 和仁科技股价提前大涨 应三方面保障市场公平
- 多地原“一把手”落马 农信社改革化险如何走
-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逝世,享年92岁!曾以万字手稿道出中国经济改革解药(附手稿原件图片)
- 三大股指震荡分化,建筑装饰7只概念股涨停,机构:价值股有反弹修复需求,可重点关注
- 老俞闲话丨从“奇才”到“歪才”,《滕王阁序》成就不朽传奇
- 股债双杀!债券大反弹告终、投资者仓皇对冲美股风险
- 企业年金改革需求日益迫切 学者呼吁应与第三支柱同步改革
- 20分钟上演“地天板”,这只次新股火了!上海透露氢能产业目标,规模剑指1000亿元,上市公司布局浮出水面
- 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颖:数字化为财富管理创新注入科技驱动力,包括提升服务水平、防范金融风险
- 千亿军工巨头出手!
- 华安基金ETF产品保壳新招,变更跟踪指数,年内2只基金清盘
- 央行、银保监会再提加快落实保交楼!“第二支箭”已射出,房地产市场是何走势
- 顶不住了?这家巨头宣布裁员8500人,系业内最大规模裁员
- 西红柿都去哪了?半打200元?“脱欧”后的英国,“果”然“蔬”不起!
- 注意!短期内别喝这地产的牛奶饮料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