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记者观察:利率降了,转买保险合适吗 正文
时间:2025-07-08 18:01:0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9月15日以来,六大行以及、、、等相继发布公告,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范围涵盖活期存款、通知存款、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品种,下调幅度为10-30基点。消息一出,一些投资者开始“挪储”,并把目光转向保
9月15日以来,记者降转六大行以及、观察、利率、买保等相继发布公告,险合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记者降转范围涵盖活期存款、观察通知存款、利率整存整取、买保零存整取等品种,险合下调幅度为10-30基点。记者降转
消息一出,观察一些投资者开始“挪储”,利率并把目光转向保险,买保特别是险合宣称“保本”“复利3.5%”的增额终身寿险。与此同时,很多银行个人客户经理也在大力推荐这类保险产品,朋友圈的保险营销员们更是“点燃”斗志,紧抓这一波推销潮。
虽然市场热销中的增额终身寿险优点很明显,但仍然需要“三思而后行”。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有长期闲置资金的消费者来说,对冲利率下行风险,增额终身寿险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收益写在合同里”,留给销售的“误导空间”小了,增额终身寿险在投保时有一个起始保额,而后每年会以一个合同载明、具有法律效力的固定的比例增长,后期不会因为经济形势等原因发生改变。
不过,对于短期想要投资保本且有较高收益率产品的消费者来说,增额终身寿险并非“良配”。
第一,保本至少要等5年。这类产品在缴费的前4年,现金价值都远低于保费。也就是说,5年内如果要通过“退保”等方式取出这笔钱,不但不能保本还会有很多亏损。消费者需要思考自己手里这笔钱是否可以长期闲置。
第二,复利3.5%并非易事。按照相关规定,这类产品预定利率不得高于3.5%,也就是说,最高能够获得3.5%的复利利率,而实际能拿多少还要看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如果真要接近“复利3.5%”,一般情况下需持有20年或更长期。消费者需要思考合同中约定的每一年的现金价值是否符合预期,不要被“复利3.5%”蒙蔽。
第三,不能混淆保险与理财产品。“保险姓保”,保障配置是基础,尽管增额终身寿险相对而言保障功能偏弱,也不能将其与风险收益产品进行比较。消费者需要思考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投资需求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期发布的2022年第5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保险销售误导,其中就包括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比如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使用保险产品分红率、结算利率等比率性指标,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进行简单对比,给消费者造成误导。
因此,增额终身寿险不适合盲目跟风购买,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决定。投保时也要看清楚保险合同和各种限制条件。
来源:保险报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2025-07-08 17:54
王修文:健康险未来发展呈现四大趋势2025-07-08 17:54
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9.3万件 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同比增长51.5%2025-07-08 17:10
晚间公告热点追踪:多家上市银行回应网传“停贷事件”2025-07-08 17:09
杭州江南布衣起诉温州森马!两大浙江头部服装品牌对簿公堂2025-07-08 17:00
多家内地企业拟赴港上市 下半年港股IPO有望“逆袭”2025-07-08 16:39
茅台集团与宝鸡市交流座谈2025-07-08 16:35
财报季即将鸣锣开场 疯狂市况让华尔街一批人赚的盆满钵满2025-07-08 16:28
英国监管机构将对苹果、谷歌涉嫌垄断移动生态系统开展调查2025-07-08 16:04
出栏生猪“量增价跌”,牧原股份半年报预亏超60亿元2025-07-08 15:23
财经早报:美国投资者爆买中国看涨期权 多城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2025-07-08 17:42
单日航班量保持万班以上 下半年民航业加力促复苏2025-07-08 17:22
我们谁不是“小镇做题家”呢?2025-07-08 17:21
韩媒:“倦怠社会”来临,过半年轻人在自我实现中“身心俱疲”2025-07-08 17:10
核心业务三季度恢复正增长,百度继续降本,爱奇艺最先过紧日子2025-07-08 16:59
高通胀下欧盟将再度下调增长预期2025-07-08 15:49
英国央行行长:遏制通胀没有借口 已做好采取强有力行动的准备2025-07-08 15:32
业绩首尾相差超40个百分点!首批创业板战略配售基金期满开放,基金经理看好中长期机会2025-07-08 15:32
3.9亿美元!谷歌非法追踪用户案和解2025-07-08 15:30
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正在形成!2025-07-08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