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下调江苏建工信评等级后,中诚信被解除评级合作
记者 张晓迪 深受上游地产企业债务危机影响的多次等级江苏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建工”)在被多次下调信评等级后,与评级机构解除了评级合作。下调信评 3月28日,江苏建工级合江苏建工公告称,后中从合作情况考虑,诚信除评决定于2022年3月23日正式函告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国际”),被解终止评级合作。多次等级 根据公告,下调信评江苏建工于2016年与中诚信证评签订《信用评级委托协议书》,江苏建工级合委托其对江苏建工主体以及2017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即“17苏建01”进行信用评级。后中2019年中诚信证评将原协议项下的诚信除评权利及义务转让给了中诚信国际,由中诚信国际负责“17苏建01”及江苏建工主体的被解持续跟踪评级。 江苏建工表示,多次等级与中诚信国际解除评级合作后,下调信评暂无评级公司为“17苏建01”及江苏建工主体提供定期/不定期跟踪评级服务。江苏建工级合 有知情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江苏建工与中诚信国际解除评级合作关系,或与中诚信国际此前多次下调其主体信用等级及“17苏建01”信用等级有关。 2017年,江苏建工发行“17苏建01”时,中诚信证评评定江苏建工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评定“17苏建01”信用等级为AA。 2022年3月9日,江苏建工的主体信用等级及“17苏建01”信用等级已被下调至BBB,江苏建工主体及债项信用等级被中诚信国际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江苏建工被称为江浙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工商资料显示,江苏建工成立于1990年,注册资本5亿元,主营业务为建筑业务,包括房主建筑、工程承包、建筑装修装饰等。 其股东分别为江苏省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南京辰丰建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英迪众宏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三者分别持有江苏建工70%、20%和10%股份。股权穿透后,其实控人和最终受益人为自然人胡志英。 2020年6月28日,中诚信国际首次为江苏建工出具评级时,即将江苏建工的主体信用等级从AA下调为AA-,将债项“17苏建01”的信用等级也从AA下调为AA-。 根据下调公告,中诚信国际主要基于三项原因,一是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波动给江苏建工房屋建筑业务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二是江苏建工2019年以来债务规模快速扩大且短期偿债承压、盈利能力弱化、对外拆借金额大、资金周转压力较大且获现能力减弱;三是江苏建工或有事项较多并多次受到行政处罚。 到了2021年6月30日,中诚信再次对江苏建工及“17苏建01”进行跟踪评级。此次评级,中诚信国际维持了江苏建工主体信用等级AA-,维持“17苏建01”信用等级AA-。但将江苏建工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随后的2021年10月15日和2022年3月9日,中诚信国际两度下调江苏建工主体信用等级和“17苏建01”信用等级至BBB,并将上述主体及债项信用等级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称。 关于这两次下调,中诚信国际表示,2021年以来,江苏建工全年新签合同额进一步下降,其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和净利润水平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同时,由于关联方资金拆借、垫款及诉讼等情况,截至2022年3月9日,江苏建工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共66起。 此外,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传导导致江苏建工应收账款规模进一步增长且回收风险加大。 中诚信国际披露,截至2021年末,江苏建工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中涉及某大型地产的款项合计25.07亿元,江苏建工尚未对其充分计提坏账准备,其中江苏建工已背书或贴现但仍承担追偿责任的该地产商业票据约16亿元,尽管公司针对部分项目正通过诉讼、协商以房抵债等途径化解相应风险,但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诚信国际认为,该地产公司作为江苏建工第一大客户,其工程款不能如期支付将导致公司资金压力加大、已背书或贴现的商业票据被追索风险增加,且公司垫款及相关应收款项的回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将对其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中诚信国际还表示,江苏建工的债务以短期债务为主,其中由上述地产公司为其提供担保的盛京银行29亿元银行贷款和“17苏建01”将于2022年4月初陆续到期,但截至目前,江苏建工未受限货币资金有限,前述债务的偿还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根据中诚信国际的披露,上述地产公司为江苏建工提供担保的29亿银行贷款,相关资金全部经由通道转借该地产公司体系内公司,未用于江苏建工工程项目建设。 有债券投资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外部评级对债券投资交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次江苏建工终止评级合作后,投资人也将对“17苏建01”债项的交易保持观望态度。 就在江苏建工终止与中诚信国际的评级合作后,“17苏建01”的受托管理人也在3月29日发布公告称,此事将对“17苏建01”的流动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据相关公告,“17苏建01”实际发行6亿元,目前剩余余额为0.9亿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弘扬新风正气 净化网络生态——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 评论丨美债收益率倒挂透露的信号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经济领域热点问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 “开学周”出行提示发布下周早晚高峰压力突出
- 服贸观止|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北京东城区金融业2021年实现增加值946.9亿元
- 与ChatGPT宫斗的周末!淘汰我,不容易!
- 推特前1000名广告主中超一半停止投放广告
- 巨头们扎堆入局ChatGPT 国内AI企业股价被炒热后渐冷
- 富士康:成都工厂闭环生产,目前厂区运营正常
- 爆赚560亿美元之后 埃克森美孚计划重组业务部门
- 奈飞的会员保卫战
- 招商证券张静静:冰火两重天的信贷 结构性货币工具的支持重心扩充值得重视
- 个人养老金理财初期产品由参与机构筛选或发行 机构建议明确准入退出细则
- 突发!杉杉控股郑永刚病逝,享年65岁,上个月还在主持会议,要求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
- 理财花样多 警惕保本说
- 梅花生物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83.42% 营业收入“七连增”
- 外交部:“中国制造”“中国建造” 广受各国民众欢迎
- 超40个重大项目年内开工 贵州新能源产业跑出加速度
- 农行将免责后的贷款保证人纳入征信黑名单 法院判了
- 鸭脖不香了?卤味巨头们去年业绩齐跌,绝味食品筹划赴港上市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