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能源危机加剧短期风险 全球碳减排曲折前行 正文
时间:2025-07-08 19:49:0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今年年初至今,能源危机席卷欧洲,能源供应与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在此背景下,市场已经意识到当下可再生能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欧洲多国都放慢了能源绿色转型的脚步,并且在一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今年年初至今,危机能源危机席卷欧洲,加剧能源供应与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短期在此背景下,风险市场已经意识到当下可再生能源供应存在不确定性,全球欧洲多国都放慢了能源绿色转型的碳减脚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石油以及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排曲使用,全球碳减排进程也因此面临着更多的折前风险以及不确定性。
能源转型在“逆风”中前行
研究院分析认为,危机能源转型既需要充足的加剧传统能源以及核电能源等为过渡阶段提供供给保障,也需要逐步建立稳定的短期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两项工作都需要较大的风险资源投入。在能源绿色转型的全球过程中,全球对于传统能源需求可能不降反升,碳减在前期有效投资不足的排曲情况下,能源价格可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高位,各国对于能源价格的预期需有所调高,相关的能源政策制定和应对措施也需随之调整。
“短期而言,各国会把能源安全提到更重要的位置,比如,德国重新启用煤电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另外,能源危机导致多国通货膨胀上升,财政状况恶化,为国家财政支持低碳转型投资带来压力。例如,英国的碳捕集与封存(CCS)有关企业在研究英国财政紧张下,国家应该优先支持哪个CCS项目。因此,短期影响是负面的,将对实现《巴黎协定》倡议的1.5摄氏度控温的理想目标带来更大的挑战。”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长聘教授、广东南方碳捕集与封存产业中心秘书长梁希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长期而言,我相信各国会加大投入本土化的能源供应转型,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和外购电力的依赖,有利于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应用、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化石能源丰富的国家积极部署CCS等技术。”
国际能源署(IEA)在一份报告中表示,2022年,石油需求的增长将超过其他任何化石燃料,与石油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增加约1.8亿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交通部门推动的,由于国际航空旅行的增加,航空预计将贡献约四分之三因石油使用而增加的排放。然而,航空部门的排放仅为疫情发生前水平的80%左右。
尽管当前的能源危机已经引发了市场对于全球碳减排进程放缓的担忧,但总体而言,在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下,全球碳排放的增长并不显著。IEA提出,根据世界各地的最新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22年增加近3亿吨,达到338亿吨,远远低于2021年近20亿吨的增幅。今年的碳排放增长由发电和航空部门推动,如果不是世界各地大规模部署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电动汽车发展,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幅将会更大。
“光伏和风能引领着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增长,将超过700太瓦时(TWh)。如果没有这一增长,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6亿吨以上。”与此同时,IEA强调,2022年,尽管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增长远远超过其他任何能源,但随着一些国家为应对天然气价格飙升而恢复使用煤炭,煤炭发电的增长预计将排在第二位。
能源转型需持续推进
从宏观层面上看,推动全球碳减排需要各国政府从政策层面上制定规则,并采取切实的行动推动能源、交通以及建筑等多方面的绿色转型。而从微观层面看,各个企业则成为推动全球碳减排的重要角色和关键力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日前,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2022年度CO2 AI碳排放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尽管企业如今已意识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性,但他们在测量及减少碳排放方面取得的进展依旧过于缓慢。究其根源,测量方法仍然是一大制约因素。报告发现,尽管各行业和地区在过去一年中有所进步,但碳减排整体进度依旧缓慢。2022年,仅有10%的企业全面测量了排放量,而2021年这一比例为9%。
根据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排放核算工具温室气体(GHG)核算体系,温室气体排放分为三个范围。范围一用于核算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排放量。范围二用于核算企业外购电力、蒸汽、供热或制冷的生产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范围三包含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协助企业实现全面、准确、经常性的碳排查计算。我们的经验表明,人工智能通过确定最佳方案、跟踪结果和优化运营,可以直接帮助企业减少40%的碳排放。”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专项中国区联席负责人陈庆麟表示。
梁希表示,企业开展碳减排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价格。随着国际和国内碳排放约束越来越强,预计未来碳价格会逐步走高。在目前国内碳价格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节能、风电、光伏等减排成本较低的技术会首先受惠。
北京北投宏大房地产全部股权及债权挂牌转让 底价约18.6亿2025-07-08 18:25
数字藏品交易要注意知识产权问题2025-07-08 18:05
TOPCon产业化元年开启,设备商百亿级订单可期2025-07-08 17:56
腾讯披露二季报!净利润跌幅收窄,游戏版号“颗粒无收”2025-07-08 17:48
兼顾多重目标 货币政策将定向精准调控2025-07-08 17:47
上海将于8月下旬至11月下旬分三次发放电子消费券2025-07-08 17:39
德国公布天然气附加费用具体征收金额 民众或将额外支出数百欧元2025-07-08 17:32
王友明:国际秩序变革需要更强“金砖声音”2025-07-08 17:25
上海2021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3057亿元2025-07-08 17:16
康乐卫士恢复北交所上市审核2025-07-08 17:12
又开庭了,刘鑫提交了新证据2025-07-08 19:26
手机自动播放广告杀毒重启都没用,两名科技公司前员工被刑拘2025-07-08 19:10
卡塔尔世界杯有“中国队”!外贸人手握订单先赢一局2025-07-08 19:01
7月中国安全生产形势较为平稳 重大事故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2025-07-08 18:53
世界杯来了,球迷嗨了,这些“爱喝”啤酒的基金也能起飞吗?2025-07-08 18:13
公租房助111.4万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发展托育服务减轻家庭负担……这场发布会,详解支持生育相关政策2025-07-08 17:55
北极圈穿短袖短裤空调续命,地球冷极变“全球升温最快”地区2025-07-08 17:31
多国驻华大使: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2025-07-08 17:30
大通证券股权多次被减持后 再遭两大股东联合转让1.25%2025-07-08 17:16
李劲松院士:辅助生殖技术可解决1/3患者生育问题2025-07-08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