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上市还要等上近十年,mRNA癌症疫苗研发难在哪 正文
时间:2025-07-08 22:42:4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BioNTech和Moderna等公司正在研发的癌症疫苗是一种治疗性的疫苗,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促使免疫系统破坏癌细胞,从而预防肿瘤的复发。针对癌症研发的mRNA疫苗可能无法在近期内取得突破,德国m
BioNTech和Moderna等公司正在研发的上市上近癌症疫苗是一种治疗性的疫苗,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症疫促使免疫系统破坏癌细胞,苗研从而预防肿瘤的发难复发。
针对癌症研发的上市上近mRNA疫苗可能无法在近期内取得突破,德国mRNA疫苗厂商BioNTech公司联合创始人吴沙忻(UgurSahin)夫妇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症疫mRNA癌症疫苗的苗研上市可能要等到2030年左右。BioNTech和Moderna是发难走在mRNA癌症疫苗领域最前沿的两家企业。
在mRNA新冠疫苗取得历史性的上市上近突破后,mRNA生物技术公司正在转战肿瘤领域。症疫第一财经记者查询智慧芽全球新药情报库Pharmsnap数据发现,苗研尽管目前mRNA疫苗在研数量排名最靠前的发难适应证仍是新冠疫苗,但用于肿瘤,上市上近尤其是症疫实体瘤适应证的在研疫苗数量紧随其后,仅中国就达到了18个。苗研
无法预防癌症,但能防复发
在全球mRNA肿瘤疫苗领域,BioNTech和Moderna正在展开激烈竞逐。在新冠疫苗需求降温后,两家公司近一年来股价都出现重挫,今年迄今为止股价跌幅都接近50%。
上周,Moderna刚刚宣布与制药企业默沙东合作,两家公司将联合开发并销售一种个性化精准治疗癌症疫苗,这种疫苗基于Moderna的mRNA技术,并与默沙东的明星肿瘤疗法Keytruda(K药)联用,探索治疗高危黑色素瘤患者。根据协议,默沙东将向Moderna支付2.5亿美元。
研究认为,既然mRNA新冠疫苗已经证明了通过将遗传基因编码输送至人体,能够让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激活人体的免疫反应,那么同样的原理也应该能够在对抗肿瘤方面被验证,通过接种癌症疫苗,人体将能够启动免疫系统,从而攻击肿瘤细胞。
BioNTech正在研发针对直肠癌、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的mRNA疗法。不过与普通疫苗接种后防止疾病发生不同,BioNTech和Moderna等公司正在研发的癌症疫苗是一种治疗性的疫苗,作为一种癌症治疗手段,促使免疫系统破坏癌细胞,从而预防肿瘤的复发。
“作为科学家,我们总是不愿说我们将治愈癌症,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有一些突破。”BioNTech联合创始人Özlem Türeci表示。她还说道,通过新冠疫苗的研发和产业化,BioNTech已经更好地了解了人的免疫系统如何对mRNA作出反应,掌握了如何大规模地制造mRNA疫苗,并与监管机构就疫苗批准相关事宜进行反复沟通,这些都能够加速未来癌症疫苗的上市。
生物基金公司Loncar Investments创始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几十年,人们探索晚期癌症患者的疗法,但是非常困难,几乎没有成功的。现在Moderna和BioNTech聚焦在肿瘤早期阶段,对肿瘤切除患者接种疫苗作为治疗手段,从而防止肿瘤的复发,我认为选择这种途径是非常聪明的。”
像手机编程那样治疗癌症
BioNTech正在开发针对直肠癌、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症类型的治疗方法。吴沙忻将BioNTech的科学家团队视为人体免疫系统的工程师,就像苹果工程师基于强大的计算平台开发iPhone手机软件程序那样,吴沙忻相信,借助mRNA平台,未来能够为大部分疾病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包括修复受损或患病的细胞。截至今年上半年,BioNTech已开展19个早期试验和12个临床前项目。
但癌症疫苗的研发难度大,仍需要克服重大挑战。其中一个重要挑战就是由于构成肿瘤的癌细胞中可能含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要让疫苗针对癌细胞而不伤害健康组织极为困难。
“免疫系统并不能达到所有的肿瘤部位,这是因为肿瘤非常狡猾,会逃逸免疫系统的杀伤。”隆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通过mRNA技术,将会达到更动态、精准的治疗效果,这是与过去其他癌症疫苗最大的不同。”
但即便如此,隆卡认为,要将药物精准地抵达正确的地方仍是一个“精细”的工作,在技术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他还提出担忧,尽管mRNA疫苗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已经在新冠疫苗上得到了验证,但是它的保护免疫作用可能较弱。
“我不担心这种疫苗的安全问题,相反,我认为它对肿瘤的杀伤力可能不够强,这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隆卡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隆卡还提到,在mRNA疫苗之前,美国FDA在约十年前批准的首个癌症疫苗普列威(Provenge)用于治疗前列腺,这是一款由中国企业南京新百旗下丹瑞生物(Dendreon)研发的疫苗。不过由于这款疫苗并未带来颠覆性的疗效,仅将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了4个月,未能开创癌症疫苗的新纪元。而且由于生产成本高昂,售价高达10万美元,销量也不如预期,最终丹瑞生物宣告破产。
也有科学家提出,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提升,治疗性癌症疫苗未来的应用场景可能有限。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十年肿瘤治疗技术将会面临重大的变革,治疗性疫苗可能会因为溶瘤病毒疗法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而失去一部分价值,可应用的场景也会受限。”
“目前领域内基本达成的共识是,癌症疫苗主要用于两方面治疗,一是针对不可手术的肿瘤,二是针对手术放化疗后防止复发。”一位国内三甲医院免疫学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李晓刚:抢抓机遇,立足优势,全面服务乡村振兴2025-07-08 22:24
双十一变局:主播不“打架”,巨头忙“拆墙”2025-07-08 21:54
增收不增利 桃李面包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13.8%2025-07-08 21:51
云栖大会下月举办,助推杭州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2025-07-08 21:35
国家卫健委:不能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发生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2025-07-08 21:26
今年1-9月,上海汽车电子产业同比增长超15%2025-07-08 21:05
万华化学三季度净利接近腰斩,高瓴资本跻身前十大股东2025-07-08 21:04
2022年2季度末保险行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03.7%2025-07-08 20:40
继并购、争“鲜”后,新乳业的下一步棋瞄准了生态布局?2025-07-08 20:30
许召元:从规模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2025-07-08 20:11
神舟十五号计划近日择机发射2025-07-08 22:39
本周日冬春航班换季,国际航班数量、国内旅游航线均有所增加2025-07-08 22:38
电子烟消费税这样征!涨价潮要来了吗2025-07-08 22:19
沪铜 反弹易反转难2025-07-08 21:55
北交所开市周年盘点:近四成上市企业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2025-07-08 21:46
天风证券:维持复星旅游文化买入评级 Club Med盈利转正超疫情前2025-07-08 21:08
上海市进一步加强道口及邮政快递业防疫管理2025-07-08 20:57
拥抱跨境支付新机遇 数字化赋能企业出海2025-07-08 20:33
太古股份公司B11月22日耗资约156.96万港元回购17.25万股2025-07-08 20:12
央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25 分析师:旨在扩大资本流入2025-07-08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