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行情迭创新高,种粮大户“见好就收”
今年的见好就收小麦行情,让种了十多年粮食的小麦行情新高“老把式”王汉有些看不懂。一方面,迭创大户今年6月收获的种粮小麦,产量在历史上是见好就收最高的;另一方面,近期小麦价格迭创新高。小麦行情新高 产量的迭创大户出乎意料,在于去年遭遇秋汛,种粮再加上冬小麦晚播,见好就收包括王汉在内的小麦行情新高农民普遍认为,今年夏粮产量可能会减产。迭创大户结果小麦收获后,种粮不但产量刷新历史纪录,见好就收而且品质还不错。小麦行情新高至于价格走势,迭创大户“今年的小麦价格每斤超过1.6元,远高于往年同期,每斤涨了0.2元左右”,这让王汉直呼,“远超预期”“有点偏高”。 王汉是安徽省的种粮大户,他创办的合作社经营规模达到2万亩左右。他说,虽然今年小麦种植成本有所上涨,但不至于带动小麦价格上涨这么多。更何况今年小麦亩产要比正常年景高100斤以上,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小麦价格应该下滑,但实际上恰恰相反。 事实上,近期小麦价格的强势上涨,关键是小麦供需阶段性偏紧,但国际贸易不确定因素也不容忽视。 多位业内人士称,短期内,国内小麦价格或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不过,高位风险也引发市场警惕,随着情绪因素的消退,价格终将回归由供需所主导的运行区间。 小麦价格上涨背后 每年秋忙结束后,王汉才会抽出精力销售小麦,“这个阶段,粮食价格就趋于稳定了。”然而,跟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小麦特立独行的价格走势刷新了他的认知。 从今年的小麦价格来看,总体偏强运行,大部分地区收购价格已突破1.65元/斤,创出阶段性新高。靠着多年来的种粮经验,王汉并不看好小麦价格继续上涨,“当前的小麦价格,对于一线农户来说已经超出预期了,应该见好就收。”由于产量、价格都很可观,这让合作社收获了历史上最好的收益,一亩地净利润平均400-500元。 “即便后期再上涨,也是粮食贸易商间的博弈,跟合作社就没有关系了。”他说。 对于近期小麦价格急涨,农业农村部小麦市场预警监测首席分析师曹慧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小麦供需阶段性偏紧所引起的。 她认为,一是今年新季小麦开秤价格高,持粮主体前期建仓成本较高,待价而沽意愿较强,基层农户惜售情绪始终较重;二是产区农民忙于秋收秋种,售粮减少,叠加新冠疫情点状散发,影响跨区物流运输,导致阶段性供应偏紧;三是天气转凉,面粉和麸皮需求增加,制粉企业小麦收购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经济研究员郑文慧也提到,尽管今年小麦丰产,但收购量却仅同比小幅增加,这意味着仍有不少粮源在基层农户手中,企业的粮源有限。而中秋之后,面粉企业开工率回升,被迫提价收购。此外,受国内玉米、稻谷行情上涨联动的影响,再加上自媒体炒作高粮价,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户惜售情绪。 此外,将时间轴拉长来看,小麦价格的上涨预期也与前期大量小麦用于饲料加工,导致小麦库存下降有关。 布瑞克·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前两年玉米价格疯狂上涨,饲料加工企业不得不进行替代。一方面,国内大量拍卖陈化粮食,从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国家连续多次累计拍卖近4100万吨陈化小麦,进行小麦饲化;另一方面,大量进口小麦、高粱、大麦、碎米用于饲料加工。 不容忽视的国际局势 尽管产量、收益双丰收,但王汉仍感觉到一丝隐忧。因为高麦价、高收益,直接刺激着今年地租的上涨。“起步价每亩上涨了100元,过去是700-800元,现在已达到800-900元。”他认为,如果明年小麦价格仍能维持现在的高位,问题也不大。如果国际局势有所缓解,小麦价格下挫的话,那么高价租地的合作社,就有面临亏损的风险。 所谓“国际局势”,更明确地指——黑海粮食走廊存在较大变数。在全球粮食贸易体系中,小麦一直是贸易量较大的粮食品种。俄罗斯、乌克兰均是世界小麦主要出口国,2021/2022年度小麦出口总量占到全球出口总量的29%。林国发称,从2021年秋冬季开始,由于国内冬小麦种植的不利因素,市场就在持续发酵小麦减产预期,再加上今年2月底俄乌爆发冲突,引发市场对全球粮食贸易和生产的担忧,在对国际小麦价格造成较大波动的同时,也直接带动国内小麦价格大涨。 近期,关于俄乌黑海粮食协议的不断反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引发了全球麦价的过山车行情。 郑文慧称,黑海粮食走廊的局势变化导致国际粮价短期剧烈波动在所难免,但是否会成为持续上行的动力有待观察。毕竟这一消息较大程度上已经提前被市场消化。更重要的是,目前国际小麦市场已经形成了新的均衡。 从2月底俄乌爆发冲突开始,国际小麦价格急速大幅度拉升,3月上旬已创出新高,达到将近1300美分/蒲式耳的水平,这已经极大透支后市行情。随后回落又拉升,一直到5月份,国际小麦供需都在重建的过程。从5月中旬至8月,小麦价格在新的供需均衡中不断探底,最低跌至750美分/蒲式耳。7月22日,俄乌就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问题分别与联合国和土耳其签署协议,加速了跌势。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中旬,最低也跌至780美分/蒲式耳左右。 业内认为,这意味着,即使乌克兰港口出口维持低水平的情况下,国际粮价也已经重新构建了一种平衡,包括一些主要出口国加大出口、主要进口国减少进口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随着近两年小麦进口量的增加,国内外小麦的联动性有所提升,但是进口规模占国内产量的比重很低,影响并不大——2021年,中国进口小麦971万吨,仅占国内小麦总产量的7.1%。 林国发称,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从历史来看,2000年以来,国际小麦价格出现三波大幅上涨,但国内小麦价格均只有幅度不大的涨幅,更多的只是氛围影响。 曹慧认为,国际小麦供应的不确定性,会引起国际小麦价格波动,从而在短期内影响国内市场主体的预期。 当前,全球小麦供应存在两大不确定性。她认为,一是俄乌冲突,一方面影响全球小麦供应链的稳定,国际小麦价格上涨氛围浓厚;另一方面影响俄乌两国新季小麦的种植,播种面积的减少也将严重影响下一年度小麦供应前景。二是小麦主产国天气情况。比如,美国、欧盟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的不利天气,都将会影响新麦的播种进度。 市场已经开始警惕高位风险 尽管在今年小麦丰产的情况下,国内小麦价格有过阶段性回落,但是在国际粮食危机的持续发酵下,下调幅度有限。如今,伴随9月末以来俄乌局势再次动荡,国际粮价大幅飙升。 那么,这波小麦行情能涨到多高呢? 郑文慧预计,产区在当前1.65元/斤的价格位置继续冲高难度较大,部分地区或会顺势冲刺一下1.7元,但市场已经开始警惕高位风险。当前,更多的是预期、情绪因素大于实质。后续随着这些外部因素消退,小麦价格终将回归由供需关系主导的运行区间。 她认为,从整体来看,国内小麦市场较为宽松的供需结构并没有改变,尤其是玉米-小麦比价未发生反转,麦价仍明显高于玉米价格,小麦饲料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单靠比较稳定的面粉需求难以支撑长期的大幅涨势。 从面粉企业来看,也有部分市场主体反映,面粉价格水涨船高,会有所上调,提价收购的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转移消化。但面粉市场竞争大,原粮持续涨价,成本不能持续转化,阶段性粮源得到补充后,采购积极性将会下降。再加上,地方各级储备粮在这波高价下加大销售轮出。一旦市场预期和心理发生转变,价格也会随之转向。 (此外,林国发也提到,当前饲料需求旺盛,玉米价格偏强,市场担心玉米的进一步上涨,可能会影响小麦需求。毕竟在当前高豆粕价格的情况下,小麦粗蛋白13-13.5%显著高于玉米粗蛋白。) 值得关注的是,从9月以来,市场氛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林国发称,一方面,今年7-10月饲料产量连续增加,特别是猪料需求增幅显著,客观上消化掉更多玉米及其他饲料原料,也改变市场需求预期;另一方面,国内也在发酵本年度玉米减产的消息,引发玉米、小麦价格的上涨,国际资本也预期中国对饲料原料存在旺盛需求,会维持高价以待后期中国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因零部件供应问题持续存在 丰田将12月产量目标缩减至75万辆
- 杨德龙:把股票当成股权进行投资 做好公司股东
- 【建投专题】聚焦POC会议,全球油脂油料市场逻辑梳理与展望
- 鲍威尔脱稿插话:美联储“尚未决定”加快升息的步伐
- 北京颁发自动驾驶“前排无人”测试许可,百度、小马智行等企业获准
- 京东物流第四季度营收430亿元,同比增长41.1%
- 行情预警 猪价上演大变脸
- 因Model Y方向盘脱落 特斯拉遭美国监管机构调查
-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发挥绿色交易所功能,积极服务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两会|马骏:提升央企国企人民币跨境使用积极性
- 全国政协委员吴尊友:无论是否阳过都不能完全躺平
- 内存容量提升 单条24GB你准备好了吗?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王稳:应加强RCEP区域内金融监管机制的顶层设计
- 人民币中间价报6.9666,下调141点
- 平安银行业绩发布会:高管详解息差下行、理财“破净”,直言“天天看零售数据”
- 荣晖国际涨超5% 机构指铁矿石自身基本面有望进一步走强
- 法兴银行:美元上涨动能已耗尽
- 奥瑞德虚假陈述案新进展!海通证券承担5%连带责任,百余名投资者初步获赔到位
- 业绩增速下滑,百亿补贴能否缓解京东的焦虑?
- 短期美债收益率继续“狂飙” 大量交易员“弃股”投身信用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