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预计在通胀回落之前将维持较高利率 正文
时间:2025-07-08 06:24:0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周三公布的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通胀的速度感到惊讶,并预计在通胀回落之前将维持较高的利率。政策制定者们指出,通胀对低收入美国人的影响尤其严重。他们重申,在通胀显现出解决的迹象之前,加息可
周三公布的美联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通胀的储月速度感到惊讶,并预计在通胀回落之前将维持较高的纪预计通较高利率。
政策制定者们指出,落之利率通胀对低收入美国人的维持影响尤其严重。他们重申,美联在通胀显现出解决的储月迹象之前,加息可能会持续下去,纪预计通较高高利率将占据主导地位。落之利率
会议纪要指出:“与会者认为,维持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需要采取并维持更加限制性的美联政策立场,以满足委员会促进最大就业和价格稳定的储月立法授权。”政策制定者们进一步指出,纪预计通较高由于通胀“迄今几乎没有减弱的落之利率迹象,他们上调了对实现委员会目标可能需要的维持联邦基准利率路径的评估。”
在会议纪要公布后,标普500指数曾小幅上涨,因为部分交易员将其中一段言论视为美联储可能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时放弃快速收紧政策的信号。
会议纪要称:“几名与会者指出,尤其是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和金融环境下,调整进一步政策收紧的步伐,以降低经济前景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这一点是重要的。”
在9月会议之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通胀压力确实仍在上升,不过速度已不及今年早些时候。上个月的数据显示,美联储青睐的美国8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同比涨幅为6.2%,高于预期的6.0%;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PCE同比上涨4.9%,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会议纪要称:“与会者认为,通胀仍处于不可接受的高位,且远高于委员会2%的长期目标。”“与会者评论说,最近的通胀数据总体上高于预期,相应地,通胀下降的速度比他们先前预期的要慢。”
与此同时,委员会成员指出,经济需要放缓才能让通胀降温。他们下调了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预计2022年GDP年化增长率仅为0.2%,2023年仅为1.2%,远低于趋势水平并大大低于2021年。
对于长期通胀前景,会议纪要指出,通胀是由供应链问题推动的,而供应链问题不仅限于商品,还包括劳动力短缺。与会者一致认为,与经济前景相关的不确定性很高,通胀前景的风险偏向上行。一些与会者指出,劳资关系紧张加剧、新一轮全球能源价格上涨、供应链进一步中断,以及工资上涨致物价上涨的传导超过预期,这些都是潜在的冲击,如果这些冲击成为现实,可能会加剧本已严峻的通胀问题。一些与会者评论说,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尚未形成,但认为这种情况的潜在可能是一种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与会者指出,尽管一些对利率敏感的支出类别(如住房和企业固定投资)已经开始对金融环境的收紧做出反应,但相当大一部分的经济活动尚未表现这种反应。通胀尚未对政策收紧作出明显反应,其大幅下降很可能滞后于总需求的下降。
与会者一致认为,通过有意地将政策转向适当的限制性立场,将有助于确保高企的通胀不会变得根深蒂固,通胀预期也不会变得不稳定。因此,这些政策举措将防止与根深蒂固的高通胀带来的更大的经济痛苦,包括恢复价格稳定所需的更紧缩政策和更严厉的经济活动限制。
政策制定者们认为当前政策将有助于放松劳动力市场、降低物价。美联储官员们最近曾表示,他们预计,在通胀率降至2%之前,利率不会一直保持在高位。会议纪要称:“与会者判断,通胀压力将在未来几年逐渐减弱。”
9月会议结束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批准了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上调至3%-3.25%区间。市场目前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于11月会议上再度加息75个基点。
美联储官员们确实指出,他们认为至少会有一个时间点将放缓加息步伐,但他们没有给出何时会放缓的时间表。会议纪要称,委员会成员指出:“在评估累积政策调整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影响的同时,在某个时点放缓政策加息步伐将是合适的。”
他们表示,在联邦基准利率“达到一个足够限制性的水平”之后就会有这样的时机,在那之后,“在这个水平上维持一段时间可能是合适的,直到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通胀有望回到2%的目标”。会议上的经济预测总结指出,基准利率将在明年达到4.6%的峰值。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2023年初加息,然后在2023年全年保持利率不变。
此外,会议纪要显示,随着货币市场参与者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作出反应,美联储工作人员继续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隔夜逆回购规模将下降。会议指出短期证券的发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增加,而随着经济和政策前景变得更加明朗,对短期资产的需求可能会放缓。工作人员还表示,银行间争夺存款的竞争加剧,可能有助于逐步降低逆回购的使用量。对于短期融资市场状况,工作人员指出8月份银行存款利率继续温和上升,滞后于联邦基金利率的上升,而货币市场净收益率随短期利率上升。
科技部陈宏生: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变革的最大变量2025-07-08 06:02
中概股震荡走强 小鹏汽车涨超6%2025-07-08 05:41
沉迷网游 “90后”出纳连续7年侵占公司1600余万元被判刑2025-07-08 05:32
中邮策略|周观点:大消费板块行情有望长期延续 数字经济具备良好主题投资机会2025-07-08 05:27
大族激光激进分拆术:一场大规模为管理层造富的阳谋2025-07-08 05:23
大反弹!1月A股总市值增近6万亿元,北向资金加仓创纪录!2025-07-08 04:49
同益股份:打工人不易,“不挣钱,交个朋友”2025-07-08 04:45
帮何小鹏卖车的女人2025-07-08 04:44
黄勇教授:落实《反垄断法》,强化金融领域竞争政策基础地位2025-07-08 03:54
创金合信2022年21只基金跌超30% 最深跌幅33.88%2025-07-08 03:51
上半年,这类保险销售流失近50万人2025-07-08 05:41
华夏幸福境外债务重组获法院裁定 金融债务重组完成近八成2025-07-08 05:40
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开云:稻花香奋力冲刺“双百亿”2025-07-08 05:40
恒隆集团:去年内地租赁业务收入微升1%,下半年收入较上半年增长8%2025-07-08 05:34
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1220亿元 同比降逾15%2025-07-08 04:30
医药主题基金黑马频出,谁能抓到多倍大牛股?2025-07-08 04:10
联合丽格李滨:建议严打非法医美,给予合规机构引导2025-07-08 04:01
股市面临新一轮历史性拐点:疫后复苏与国企重估2025-07-08 03:48
深圳部分区“全域管控”系严重误读2025-07-08 03:39
小米印度掌门贾因离职,曾把小米打造成印度第一手机品牌2025-07-08 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