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时代,该怎样“读书”?
原标题:“刷屏”时代,刷屏该怎样“读书”?时代丨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该样听众朋友们,读书晚上好。刷屏 日渐长,时代绿正好,该样春来正逢读书时。读书一年一度的刷屏世界读书日,伴随着各式各样的时代读书活动、社交媒体的该样好书评选、电商平台的读书促销推送,提醒着步履匆匆的刷屏人们勿忘在大好春光与阅读相伴。“书卷多情似故人,时代晨昏忧乐每相亲”,该样古人的这句诗,恰到好处地道出与书为伴的阅读之乐。如今,新媒介、新场景、新形式改变了阅读的习惯、拓宽了阅读的内涵,当“读书”遇上“刷屏”时代,阅读的“质感”该怎样保持?“书香”又该如何继续传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阅读,有手不释卷者独爱纸本墨香,沉醉于书展、书店、书本的魅力;也有视听兼备者更喜声画共赏,享受着听书、快读、刷屏的自在。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有所减少,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与人均数字阅读量均有明显上升。2020年,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亿元,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4.94亿。白纸黑字进入方寸屏幕,章节句段搭配背景音乐,起承转合变身简短解说,诗文意象融合视听效果……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以“听众”“观众”的角色来“读书”。然而,“刷屏”式阅读,在让阅读习惯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的同时,也带来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思维简单化、理解庸俗化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屡屡引发争论与担忧。 “刷屏”时代,“读书”何为?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意义和价值入手。一方面,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阅读形式的进阶,以前所未有的程度丰富了知识内容的打开方式。在阅读体验上,“听书”“快读”等方便快捷的选择,让随时随地随心获取知识成为可能;融合多重形态的视听内容,更让阅读由平面式的“纸上得来”升级为立体式的“尽观天下事”。在信息储备上,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不仅打通了书本与书本之间的障壁,更突破了有限内容与无限信息之间的界线。知识的触类旁通、规律的举一反三,藉由“跳转来源”“相关推荐”等方式,由点及面、串珠成链,为读者带来一场又一场“说走就走的探索遨游”。 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阅读习惯的区别,不应与精神文化世界的丰富或贫瘠相关联。求知的方式各异,但无论是看画面、听声音还是浏览文字,摄取知识和信息之后,在化零为整、沉潜往复中使之沉淀为思考和智慧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朱熹有云,“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文字留白处的掩卷长思、声画落幕后的意味深长,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充盈着读者的精神家园。而以此为基础,阅读行为本身的另一种魅力也更加凸显: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专注与笃定,在笔墨世界中涵养情怀与气质。这种魅力,正是走马观花的快餐式阅读、蜂拥而至的流量化内容所不能给予读者的独特馈赠。 林语堂曾这样解释“读书”:“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且读书须“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由此看来,无论是以纸墨书香还是视听体验来满足读者的阅读“兴味”,形式不拘,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正因如此,我们不必纠结于阅读形态上“有形之书”与“无形之书”的区别,更应专注于阅读深度上从“有字之书”到“无字之书”的锤炼。让阅读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更加深入地推进全民阅读,更为广泛地建设“书香中国”,这正是一年一度的“读书日”所应点亮的人文之光,所应树立的精神气象。 这正是: 熟读精思,好学求知。 沉潜体悟,莫拘形式。 (文丨李忱阳)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年内降幅超百点 11月103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再降至4.09% 业内预计住房信贷宽松仍将持续
- 11月16日听银华基金王帅、华夏基金鲁亚运等大咖说:数字新基建迎来高成长 聊港股和疫苗
- 率先尝试省际联动,长三角卫生人才秋季网络招聘会启动
- 重磅!洛阳“商转公”政策公布
- 韩国总理:卡车司机罢工将给经济带来损失
- 文旅部:跨省游不再与风险区联动管理,取消“熔断机制”!跟团游搜索量猛涨600%
- 商家回应女子网购牛仔裤里发现内裤:不排除出现疏漏,可退换货并补偿10元
- 券商投行连收罚单 打造高素质保代队伍刻不容缓
- 威马降薪,高管还能拿多少?我们根据招股书算了算
- 李迅雷:房地产调整时间可能较长,但斜率会较平缓
- 华体电竞董事长徐铭:得年轻人者得天下,Z世代是电竞发展重要增长点之一
- 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未来经济走势如何?
- 塞能源部长称塞尔维亚希望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更快实现能源独立
- “高通胀环境下,中美共同努力稳定全球经济失衡”
- 巴厘岛进入“G20时间”,主要谈些啥?
- 英媒:英国将从驻马里联合国维和部队撤走300名英军
-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 通鼎互联“贱卖”股权?交易所发函追问:是否输送利益?
- 央行开展8500亿元MLF操作 利率不变
- 已有个股3连板,券商股吹响进攻号角!以史为鉴,三种情形下板块有望获得超额收益
- 搜索
-